牛辭舊歲,虎躍新程。隨著北京冬奧會激情開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壬寅虎年篇悄然開啟,黨的檢察事業也站上了新起點。作為新時代檢察人,新的一年,我們當如虎添翼、奮勇拼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檢察長(擴大)會議精神,抓住檢察工作“質量建設年”的契機,聚焦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檢察履職能力水平,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高質量發展要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堅持人民至上,是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新時代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更高、內涵更豐富,檢察工作只有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從供給側提供更優質的檢察產品、法治產品,才能緊緊跟上、適應。我們必須胸懷“國之大者”,用心用情辦好群眾身邊小案,通過認罪認罰從寬、檢調對接等制度機制,努力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堅決杜絕程序了結、機械司法。對于關涉群眾急難愁盼的信訪申訴案件,以“如我在訴”的精神,從源頭抓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做到應聽證盡聽證,將信訪矛盾化解工作止于至善。對于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支持起訴等法律只有原則規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以“初心”的執著、“守心”的標準為民司法,以“我管”促“都管”。
信息化時代,高質量發展既要抓“本”的提升、更要重“質”的嬗變。如何抓“本”的提升?在加強業務學習、發揚吃苦精神的基礎上,強調辦案更精細、素能更過硬,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中,不折不扣落實“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的原則,是求極致;適用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時,充分把握案情、充分解讀政策、充分用好法律,更好凝聚共識,是求極致;對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整改落實情況持續“回頭看”,發現未落實、假落實且情節惡劣的果斷起訴,也是求極致。何為“質”的嬗變?跟上、適應信息化大勢,全面、充分挖掘、用好大數據,以數字革命驅動新時代法律監督整體提質增效。這是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內涵,我們必須提高認識,增強掌握運用大數據的歷史責任感、時代緊迫感,加強溝通協作打通“數據孤島”,積極探索深度運用,充分發揮大數據在懲防違法犯罪、監督糾正違法、保護國家和社會利益、促進解決社會治理深層次問題中的作用。
高質量發展少不了科學管理的引導,科學管理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高質量發展不是喊口號,也不是誰說實現就能實現的,必須借助科學管理,促進檢察人員自覺、能動、創新履職,從根本上解決“說了就是做了,做了就做好了”的問題。一方面,必須進一步加強“案”的管理。檢察機關各業務條線都要用好新修訂的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倒逼每個案件每個環節追求極致,防止工作粗疏和問題后移,努力壓減“內生案件”,優化“案-件比”。另一方面,必須加強“人”的管理。我們要推進全員、全面、全時檢察人員考核,科學合理地設置考核指標,真正把考核結果與獎優罰劣掛鉤,從而最大限度激發檢察人員的內生動力,促進依法能動履職、高質量監督辦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高質量發展關鍵在落實,我們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干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把“雙贏多贏共贏”“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精準監督”等新理念更好地融入辦案實踐,把《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的要求轉化為具體任務和落實舉措,推動檢察履職能力水平整體提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